陳愷怡 實習社工

在「恩福之家」* 內,單位與單位之間的舍友甚少交流。而對於新舍友來說,她們初來甫到,對社區資源不太認識,也未必會主動問其他舍友。有部分新舍友曾表示期望有人帶領她們認識這個社區的基本設施,如街市。那誰熟悉這個社區,又可以帶舍友在社區走走呢?想必是在恩福之家住了一段時間的舍友了!

恩福之家的舍友擁有很多「寶藏」,其中一位是一名社區導賞員Uma,她的強項是帶領別人認識社區及了解當中的文化歷史。訪問期間,Uma 表示自己可以運用才能回饋恩福之家,並提議舉行生活社區導賞日,帶領舍友認識社區,這正正滿足到新舍友的需要!於是,「恩福地圖大製作」這個計劃便開始了!

工作員邀請了不同背景的舍友一起製作社區地圖,大家分享了買餸小貼士、哪間兩餸飯又便宜又好食、附近有什麼可以放鬆休息的地方等等。她們很有生活智慧,工作員便稱她們為智囊團。智囊團邀請舍友參與投票,她們帶領舍友討論,選出重點地標推介給新舍友,運用她們的個人優勢及資源,將舍友的生活智慧記錄下來,放在「恩福攻略」內,祝福之後入住宿舍的新舍友。

智囊團曾負責在飯局發佈「恩福攻略」,更協助帶領「聖誕鬆一ZONE」的活動,建立互助平台,分享放鬆小貼士,其中一環節更由專業社區導賞員U m a 帶大家認識油麻地歷史地標及油麻地街市,其他舍友都感到十分開心,活動讓她們更認識社區,新舍友也覺得這個活動有助她適應恩福生活,大家關係拉近了,事後更自己組織聯誼活動,智囊團成員實在功不可沒。

還記得另一位成員在加入智囊團前,她從不參加宿舍活動,但她在成員及工作員的鼓勵下,能在飯局協助發佈「恩福攻略」,帶領舍友討論,在活動帶舍友玩遊戲,她更能發揮她的藝術才能,設計恩福攻略圖!而所有成員表示,她們參加計劃後對恩福之家的歸屬感大大提升了!

在計劃過程中,工作員也曾在過程中感到氣餒及浮起放棄的念頭。因有部分成員面對著她們自身的困難,難以抽時間參與智囊團,令工作員不知如何繼續下去⋯但亦有部分成員及舍友給予工作員方向及力量,好讓工作員堅持下去。工作員相信人人皆可成為智囊團,盼望舍友將智囊團的精神及種子延續下去,繼續主動幫助新舍友。


*女士及孩子短期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