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in (周惠珍)福音事工督導
無論在機構、教會的層面分享,甚至協會新來的同工義工也會問到,探訪中最常遇到的瓶頸是如何在與無家者有不斷的話題延續,和保持探訪的初心。走入別人的生命中同行,的確是信仰的實踐最「貼地理身」的場景,但生命最弔詭亦是最寶貴之處,正正不在於話題的多寡、物資的豐富,而是生命的交融,用時間和心力去建立真誠的關係﹔並非高高在上的施予,從而看到每個生命在神眼中的獨特和世界不一樣的美麗!
於是我們很想透過「玩」,讓不一樣的相會進入街中……
人生康樂棋
因著老友記居住環境的燈光比較昏暗,同工們合力製作出一張如方形桌面大的棋紙,以便放在地上時更容易看見,三位老友記加上一個隊工,還有幾個在旁搖旗吶喊打氣的啦啦隊,整條陋巷都熱鬧起來。想不到我們以為最簡單不過的見時遊戲,他們竟沒有一個知道怎麼玩,更稱從來未見過。其中一位老友自嘲的道出:「幾十年的光陰,都不知自己怎樣過,𡃁仔(年輕) 時坐監多過食飯,乜都唔識」,他的說話像是夢中的囈語。
從來沒有發現康樂棋若停留在第20格便會跌回1 號的起點,但那夜有一位老友記居然在同一位置連續跌了差不多10次,由初時的笑聲驚呼,慘叫到後來連聲音都不知何時變得無奈,有一個隊工忍不住大叫:「係我就唔玩,激死人!點解會咁!?」
曾幾何時在他的人生當中,由第一次的跌倒,有人在身旁鼓勵、打氣。第二次喊加油,一次次的倒下,聲音一次次的變調,不知多少次之後,剩下的同樣是無奈和五昧紛陳的感觸。儘管如此,他依然堅持到最後,我們不期然地為他歡呼鼓掌。隊工清楚看到他們的朝力,更驚訝於他們屢敗屢戰的內在是何其強大。面對失敗也許我們覺得陌生及難以接受,但失敗卻是老友記習以為常的人生經歷。
那夜之後我們認識言語之外的另一個生命﹔那夜之後,探訪變得充滿各樣的可能,他們等著與我們相聚,我們亦踏著歡快的腳步走到他們的住處。

對等的棋局
象棋在我們看來是老友記最擅長的遊戲,但在一次的對奕之中,讓我們看到了他們渴望真正的對等與尊重。
那夜我們開開心心拿著兩副象棋走到他們露宿的地點喊戰(總要搞點氣氛),從來對象棋一竅不通的我,眼見隊工們也只不過是二十來三十歲的年青人,今次必定全線敗北,只抱著必死的心態應戰。當大家全神貫注時,我聽到隊工說:「這一局和棋」,但榮哥卻說:「不是和棋,是你會贏」,見到這位年輕人望一望榮哥,然後走了一步棋,榮哥很開心地說:「你懂得行這一步,就知你厲害」,跟著開懷地笑出聲來。
當時很欣賞他有著年青人少有的氣度和胸襟﹔但更欣賞榮哥要的不是贏而是真心的對葬,一種以公平,不需要特別對待的真誠。隨著榮哥笑聲響起,清楚地告訴所有人,我們是活在同一個天空下。

層層疊、跳繩、踢毽子、咭牌、捉棋……能夠玩的,也都帶到街上。
在公廁門口踢毽子的時候,見到他們玩得氣喘到不成,仍要拼命地玩,然後很開心地說:「後生時我係運動健將!」心中不禁問:是誰奪走了他們最開心無憂、引以為傲的歲月?
透過「玩」,不是勉強服侍,不是施與受的位置,而已彼此接納和認識的關係,不單打破了我們彼此間的隔閣,更知道老友記可愛和值得尊重的本質,並不只是看到他們落泊的模樣!
「窮人餓了,不僅只希望要一塊麵包,更希望有人愛他﹔窮人意身露禮,不僅只希望有人給他一塊布,更希望有人能給他人應有的尊嚴。」
德蘭修女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