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長虹 外展主任
房屋問題在近幾年一直是社會上的熱門話題,而許多專家學者都嘗試提出不同的解決辦法,當中關鍵的角色是政府如何看待這問題。自小學開始我們就被灌輸 「香港地少人多」 、 「政府没有足夠土地建屋」等概念。究竟香港的地有多「少」?又是否真的没有足夠土地去容納七百萬甚至一千萬人呢?諷刺的是,正當發展局這邊廂高呼香港的未來,有土地供應不足的危機,所以政府必須發展新界西北並向新界徵收土地供未來建屋之用,但那邊廂卻廉價批出過百公傾土地供富豪打高爾夫球。造成富人有過百傾土地打高球,窮人卻只有三十呎蝸居容身的局面。
一直以來,我們都慣常地以為香港的土地資源,真的如政府所說即將用盡,可是根據地政總署的資料,香港陸地總面積有1104.43平方公里。而規劃署在2011年的統計資料顯示,香港有三分之二的土地是屬於郊野土地,而剩餘的三分之一有不少已歸為工業或商業用地、基建、社區設施等用途。目前只有6.9%(七十六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作住宅(規劃署, 2012)。即是我們七百萬人只住在不足百分之七的土地上。目前全港還有大約三十八平方公里的土地未動工。即使未計那些在地產發展商手上囤積的土地、荒廢的農地、丟空的工廠大廈等,如果能有效率地去規劃這些土地,即使有多三四百萬人居住也是足夠有餘的!那麼,為甚麼政府還說没有足夠土地建屋呢?
因為除了土地拍賣的收入是香港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香港政府是港鐵公司大股東,港鐵公司有一半的營利來自於物業的收入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2013)。政府當然不想一次過供應太多土地,免得不值錢,更不會願意將這些土地全都拿去建公屋;而地產商亦不希望土地供應太多,否則又怎能建那些「高」、「貴」的摩天住宅呢?結果就苦了一班等待有安居之所的小市民。究竟是真的没有土地還是要待高價才賣呢?
早前看了一段新聞,報導香港政府如何廉價以一千元租金批出一塊一百七十公頃的土地給私人會所作高爾夫球場之用 (太陽報, 2013)。而這一百七十公頃土地只供二千名會員享用,諷刺的是我們只需要一公頃土地可以建一座和諧式公屋,提供八百至一千個單位給超過二千人居住。早前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委託顧問公司進行的全港劏房調查報告,推算本港現時有66,900間劏房,估計有超過十七萬人蝸居在劏房裏 (蘋果日報, 2013)。這實在不得不教人怒氣填膺地高呼:公義在哪裏?
故此,我們呼籲政府,以公義為原則,去履行政府的責任,為市民提供安居之所,而興建公屋給低收入人士是責無旁貸的,這也是有效解決房屋問題的其中一個方案。今年輪候公屋的人數達23萬,以政府每年平均供應1-1.5萬個單位 (香港政府, 2013),須花上十五的時間方能吸納輪候人士,可是,每年都有人加入『人龍』,政府必須要『犧牲』高價值地皮去安置『苦主』;區議員要勇敢去面對一班私樓業主,因公屋而被『拖低』樓價的反對聲,仍堅持『為民發聲』的信念;此外,政府可在龐大的儲備中,抽出一部份去資助N無人士去應付『瘋狂』的租金。同時,鼓勵政府亦要正視很多單身人士,他們暫時不合資格租住公屋而需要有廉價的單身人士宿舍作居所。據筆者所知,救世軍曦華樓(廉價單身人士宿舍)由於有大量申請,由申請到獲編配單位要等超過半年時間。協會建議撥款資助機構團體營運更多單身人士宿舍,以代替居住環境惡劣的板間房。最後,政府官員要多行一步,去關心探訪居民,用心去聆聽需要,『急市民所急』,去解決蝨患、業主瘋狂加租、不合法改建、工廈、迷你倉、豬欄、農地、劏房…等等問題。政府當務之急,是去正視那些活在水深火熱的貧窮人的呼聲,善用土地,以貧窮人的需要為優先考慮。在問題未到爆炸前,要及早處理,以免天怒人怨。
此外,長遠房屋策略諮詢文件將於今年九月推出,除了建議未來十年建屋量有四十四萬七千單位之外,公私營房屋的比例亦定了六比四劃分。雖然不知道這數字如何計算出來,但可以肯定的是:政府在樓宇供應上扮演了積極的角色。而我們亦關注到當中有關劏房登記制度的建議是否適切可行。能夠改善劏房的安全問題當然很好,但在執行上則需要注意可能造成的兩個問題 ─ 如果登記制度是自願性質,相信很多業主未必肯去登記,一旦證實自己的單位原來是不合符規格而需要改動,會影響其切身利益,等於搬石頭砸自己腳。因此,如非強制,相信配合的人會很少。如果是強制的話,那就要小心定規格。若要求業主將單位改動間格,則必然要租客搬走,更甚者如果劏房大量減少,而政府又沒有其他相應措施配合的話,受影響和利益受損的不單止是業主,更是那些基層租客。所以政府在推行劏房登記制度的同時,必須先評估不同群體可能會受到的影響,而我們亦相信私人收購舊樓重建的影響,比劏房管制的影響更深遠和徹底,我們呼籲政府應及早留意和關注。
同時,我們禱告去祝福板間房及劏房的業主,他們以恩慈及公義去對待住客,為他們提供一個合法、安全的地方,並且,不要欺壓住客 ─ 抬高水電費、剋扣按金、坐地起價,做個良心包租公。我們深信神垂聽窮人的禱告,並不藐視他們的祈求。(詩102:17) 祂警告我們:「塞耳不聽窮人哀求的,他將來呼籲也不蒙應允。」(箴21:13) 耶和華說:「因為困苦人的冤屈和貧窮人的歎息,我現在要起來,把他安置在他所切慕的穏妥之地。」(詩12:5) 願祂的旨意成全!願所有貧窮人都能夠得到安穏的居所!
規劃署 (2012年4月2日) 規劃統計資料 – 香港土地用途. 2013年6月17日 擷取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規劃署:
http://www.pland.gov.hk/pland_tc/info_serv/statistic/landu.html
蘋果日報 (2013年5月28日) 蝸居劏房人數兩年增兩倍. 2013年6月17日 擷取自蘋果日報網站: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528/18274840
太陽報 (2013年6月9日) 權貴有地打高球蟻民無殼宿街頭. 2013年6月17日 擷取自 太陽報網站: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30609/00414_001.html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2013年6月17日) 港鐵 – 投資資料,財務及報告. 2013年6月17日 擷取自 港鐵網站:
http://www.mtr.com.hk/chi/investrelation/images/finhighlight_optprofit_c.
香港政府 (2013年6月27日) 房屋署署長在房屋委員會例會的發言全文. 2013年7月8日 擷取自 香港政府新聞網: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306/27/P201306270674.htm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