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禧房」異象及經驗分享會

施慧玲 高級項目主任

簡報

分享會於7月13日順利舉行,由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主辦,並由青山浸信會、柏棋城市轉化中心、城市睦福團契合辦,讓參加者對「禧房」概念和營運模式有更多認識。「禧房」鼓勵良心業主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廉價的房產;同時也鼓勵教會參與,運用這些房產來安置、牧養基層或家庭。分享會除了向身邊的人或教會分享「禧房」事工的異象:讓更多人參與這個跟隨天國價值的運動來顛覆主流「賺到盡」的價值。更有不同曾參與營運或受助於「禧房」的嘉賓作分享。詳細內容可見「時代論壇」的報導(註1)。

總結:處處見神工

在有限的宣傳時間下,是次分享會共有81位來自不同堂會的參加者出席,實在是神自己動工並吸引人來聽祂的訊息。有義工在網上寫到:「雖然近期有重大緊急議題要跟進,但也不要忽略其他的重要議題。土地公義是其中之一」。同時,有九成填寫了回應的參加者,均表示透過是次分享會能認識禧房異象及運作,並明白神對貧窮人的心意、教會在地上的角色和香港的房屋議題。當中更有超過八成回應的參加者願意就「禧房」有更多的承擔,包括分享「禧房」異象和參與禱告。

進程與方向

協會在2015年開始營運「禧房」,至今已有4間「禧房」。去年,城市睦福團契加入營運,並已開辦2間名為「睦屋」。協會在整個推動過程中發現大部份教會都認同禧房異象,只是對於管理房產極多憂慮。故此,協會今年初出版了「禧房錦囊」(註2)與外界分享「禧房」異象及詳細的營運操作,並默默連繫認同此異象的伙伴成為「禧房網絡平台」,冀望能由「禧房網絡平台」協助管理「禧房」,讓教會可專注做關顧及生命轉化的工作。這樣有助有心參與的教會一齊以房屋來服侍有需要的群體。目前,「禧房網絡平台」仍在籌備中,需要不同的專才,包括:管理物業、地產、法律各層面。協會是一間小型機構,無法一力承擔,故此,期望透過連結相同異象的伙伴,建立「禧房網絡平台」,以致能服侍更多有住屋困難的基層人士。如果您對「禧房」有任何意見、提議或想參與的部份,歡迎與負責職員施慧玲姑娘聯絡。

備註:
「禧房」:有信仰元素的過渡性房屋;「禧房」是借用了聖經裡「禧年」的均平原則,鼓勵業主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廉價的房產;同時也鼓勵教會參與,運用這些房產來安置、牧養基層或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