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義工方家煒
不經不覺在無家者協會做了兩年義工,越發覺得這事工的意義,也漸對探訪的街坊,有了初步的認識。雖然每個家庭都有他們自己的故事,但我對探訪的街坊們,有三個整體的印象。
- 友善接待
探訪的街坊都很友善接待我們,很多時我們探訪的時間都在晚上,碰巧就是街坊吃晚飯,或看電視的娛樂時間,但街坊們對我們的探訪,都願意親切友善去接待我們一班義工。去探黎生黎太一家,他們特意為我們泡上好的茶,招待我們。探訪周生一家,撞着周生周太在晚飯,又獲贈老火西洋菜湯。有時將心比己,若自己正在家中享受晚餐,或電視娛樂時,有時也不太想有人打擾,某程度上,街坊們比我更懂得待客之道!
- 理性和多願自食其力
我探訪的街坊中,綜援戶和非綜援戶大約是6比4,當中綜援戶絕大多數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 非綜援戶,縱使當中拿着微薄薪水,也不願意申請綜援 (當然他們都極希望能上公屋)。 在新聞中經常看到「在職貧窮」這詞,在探訪街坊中有一番感受,當中的街坊有不少是在地盤中做散工,收入不穩定, 住在劏房也可以理解。 但在街坊中也有的是職業司機,甚至是知名酒家的廚師和點心師傅。 這些傳統職業,需要一定技巧的要求,也不能要求一個較好的居住環境,難道在香港要達到安居,是如此困難嗎?
- 生命的短暫
生命的短暫,特別從所探訪的街坊中見到,我探訪的街坊不算多,但自己認識的,也先後有五人因病身故。據統計,香港的人均壽命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街坊生命是流轉得很快!
作為信徒,教會對傳褔音工作非常重視,也是主耶穌升天前對門徒的教導。雖然自己並不算是很積極傳福音的信徒,但遇着好機會便也不會放過向他人傳講。 曾經和不同的群體做過不同的福音佈道工作,但類似的福音佈道並沒有其後的跟進工作,也沒有跟受眾建立深厚關係。
在無家者協會做義工,令我對整全福音有實際的反思!要仿傚耶穌的榜樣,在救人靈魂之餘,也關心他們生活所面對的困難。記得耶穌在傳道的三年,是在最缺乏的人群當中,與他們一齊生活,關心他們需要,醫治他們,教導他們,耶穌實在是現今每個基督徒的榜樣!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