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文傳道

筆者曾參與社區轉化的服侍,在我心中,最大的轉化者是耶穌,祂道成肉身,帶著使命衝擊著當時的社會文化、政治和宗教。本文將試重尋耶穌身影,與地區教會再思社區轉化的元素。

社區轉化的前奏,必定是由信徒被轉化開始!當信徒走進社區實踐基督的關懷憐憫,他們的眼光和心懷必被主開啟,生命也會不斷被挑戰,正如門徒看到耶穌憐憫貧寒人時,門徒的生命也一樣被挑戰,這樣的體會是寶貴 ─ 能領受耶穌親自給予的權柄和祂所頒布的大使命(太28)。曾經有一位弟兄他有語障,從小未能表達自己,成長中多受傷害,他就是在參與社區服侍的過程中讓自己的生命有所突破,對自己有很大的發現,往後也參與不同的社區服侍,繼續把基督的愛傳出去。試想像教會內有一群信徒生命也能經歷轉化,就是轉化社區的很大助力。

接著,社區轉化的變奏是信徒群體有願意離開安舒區的心態 ─ 一個願意被主帶進新領域的心。耶穌自甘卑微降於世上,學習世界上的制度和生活文化,祂是真正走出了安舒區,要為墮落了的世界帶來轉化;後來使徒更受耶穌差遣繼續轉化世界的使命。今天的教會也當成為轉化的使者,把福音帶進社區從而改變屬世扭曲的文化。猶記得2014年啟晴邨發生槍擊案,有區內教會願意即時到社區進行關懷行動,在屋邨樓下唱著一些安慰詩歌,有受驚的街坊下來和我們分享心中的恐懼,接受祈禱。弟兄姊妹亦因此事而看到這個社區的需要,繼而開始了持續的社區為本服侍至今。

最後,社區轉化是以「住在他們當中」為啟動,這也是耶穌連結社區的重要策略 ─ 了解他們、建立關係,從而把天國文化帶進社群之中。耶穌在世成長是在家庭中,三年傳道生活更是走遍各城各鄉,與不同社群連結,為的是要人認識祂,耶穌的心常在門徒、貧窮人、罪人當中 (路4:18)。筆者過去教授社區憐憫課程時總會問到:「教會認識附近的商戶/鄰舍嗎?」、「社區人士對你們教會的印象是怎樣的呢?」其實教會就是社區的一分子,我相信每個地區教會都擁有其社區的屬靈權柄和治權。教會持續的關懷與連繫,在區內社群中活出「愛」、「分享」、「家」等的天國價值,相信就是打開轉化社區之門的一步。

從個人轉化、信徒願意走出安舒區、到教會和社區有連結和發揮影響力,我們實在需要靠著耶穌基督走進這轉化之路。羅12:1-2中「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當中的「變化」是指從質上有所改變。今天也讓我們思想我們的教會,能否學效耶穌基督做個轉化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