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蔚儀 實習社工
這個春天,十多名無家者協會的老友記透過參與「同深童行夥伴計劃」,與數十名來自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小學部)的小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活動,開展了一場有趣而有深度的交流。
「同深童行夥伴計劃」由三月開始招募,直至七月中暑假完結。則仁小學是一所專為有學習障礙及情緒行為問題的學生服務的學校,大部份的學生需要離開家人,接受學校的寄宿服務。在四個月的相處時間中,老友記和學生分別到訪學校,體驗校園生活,亦會一起外出燒烤,參觀生命歷情體驗館等。由輕鬆的相處玩樂,至開始走進大家的生活群體,了解對方的生活處境,到體驗生老病死的歷程,分享對生命的體會,都是一個個深刻的生命交流。
「我好掛住屋企人……」
第一次老友記和學生出外的燒烤活動中,輝仔(化名)坐在長椅上,放聲大哭,不願意集隊,也不想拍大合照。旁邊的同學告訴老友記不用理他,因為他太想念家人,每天在宿舍也會哭。第一次看見這個情況的老友記卻很擔心,想盡法寶安慰他。芳姐在袋中找出一粒糖,遞上前,結果還是不奏效,輝仔還是哭著跟老師離開。
相隔兩星期,又一次在學校的活動中,芳姐再次遇到輝仔,這次輝仔卻帶著燦爛的笑容迎面走近。「芳姐,早晨!」原來輝仔記得,雖然上次離開時哭著未有回應老友記,但老友記對他展現的關懷他一直放在心上。「你的笑容好漂亮!要多點笑啊。」芳姐笑着對輝仔說。「知道。」自始,輝仔的笑容從未離開過,一直燦爛。
「真和我想像中的不同……」
老友記彬曾於小學任職老師,在他的印象中,小學生都是很難相處,甚至會盡辦法欺負老師。「宜家班學生好難搞架,你哋班學生係咪都有問題?」在計劃的活動簡介會中,彬這樣問到則仁的負責老師。雖然對教育和陪伴學生很有抱負,但礙於過去的經驗,彬依然對現在學生的印象很差。然而,在一次到訪學校的體驗活動中,參與學生的週會,彬看見學生在台上有條理、有秩序地發表意見,老師又對學生發言表現尊重和了解,彬有一番新的體驗。「原來老師可以如此尊重學生,學生也能夠做得好好,真和我想像中的不同。」週會後,彬向學校借了幾個羽毛球拍,主動邀請學生嘗試挑戰「花式」,連學生也玩到不捨得離開。有時,我們被過去的經歷限制,但當離開想像的框框,風景原來更美麗。
計劃的第一階段完結,正期待開學後第二階段的開展。在過去短短四個月的相處中,收穫比想像中豐富。簡單的活動是讓兩個群體相處的土壤,然而真心的了解、關懷,卻是當中最美的好種子,種植了信任和愛。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