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對象:張麗娟姑娘 (恩福之家宿舍主任)
記錄:義工琪琪
「宿舍」這地方 ─ 很多時使人聯想到暫時解決居住問題,讓有需要的人士有得「落腳」、「有瓦遮頭」。 但我們卻深信,單單讓舍友暫時有安身之所並非我們的使命,重點還是重建及發展她們的生命,使她們活得更豐盛。
恩福之家今年以「發展」為方向,原來是從一碟餃子開始……
在每個月的飯局中,同工留意到一班婦女在預備小菜的過程中,以不同的烹調方式來給我們品嚐,她們用心的為大家貢獻每一道菜色。 其中一碟餃子吸引著同工的目光,一隻又一隻餃子中看到她們的用心和創意。還吸引了其他舍友一起參與氣氛非常熱鬧。同工想到她們或者可以藉著包餃子成為發揮才能賣點。 於是在悉心安排下,她們在2016年的一月份試做了一次餃子的 「小生意」。 兩位舍友認真地連夜趕工製作餃子,總共做了約一百盒餃子先賣給同工和義工們,試試反應及效果如何,最後得到了不俗的評價。 但當中她們亦遇到不少難處,例如包裝上的技術、保鮮運輸、廚房工具不足等問題;同時,她們從中獲得不少寶貴的學習機會,例如需要記錄調味份量、財政上的計算、預算運費等等。同工期望藉著今次的嘗試,婦女們能汲取經驗,日後能繼續改良,將來就算離開宿舍,也許「包餃子」能作為她們可謀生的技能之一。
另一項新嘗試是在四月分開始的插花班,這意念是源自同工跟一位舍友的談話過程中引發出來的,當時面對這位既沒自信又不易表達意見的婦女,竟然提出想學插花的想望,同工義無反顧協助她完成這個夢想,便邀請了筆者(早前我曾經提出願意與這位舍友同行) 陪她一起去上堂。 其實十年前也曾學過專業花藝課程,雖然多年沒有練習了,但仍放膽答應了幫忙做導師。 經過三堂插花班,令我們最感動的,她們不僅很滿意自己的作品,還開始懂得欣賞自己、不單建立了自信心、還得到精神上的醫治,繼而更積極投入協會的活動。這位婦女接受進深的培訓、更成為了組長:負責準備場地、清潔,以及聯絡其他舍友。 而插花小組下一個計劃,就是在5月尾協會的「傳家福」相展中,負責幫手做襟花。 她們對自己可充滿信心呢! 同工亦計劃為她們推銷產品。若遇上一些活動也可找她們訂做襟花,手花。 她們除了可以靠自己能力賺取一點金錢之外,最重要是能發展才能、自力更新,探索工作上的出路。
今年協會的發展方向和之前分別很大,過往的興趣班是由協會主導。 大部份活動由同工負責教導,使她們透過活動來發展興趣;然而今年的方向是經由同工透過面談或觀察,因應她們的興趣來決定開班,邀請專業導師教授知識技能。 同工的角色則會轉變為觀察者、鼓勵者和同行者,期望更清晰地了解每一位婦女的恩賜和需要,作適當的培訓和輔導。 若發現有恩賜的舍友,甚至希望栽培她們成為導師,將自己的專長與人分享。
「恩福之家」─ 除了令一群受傷的婦女,有暫時歇息的地方外,還透過神的愛將苦難化作祝福。 願神的醫治臨到這地,讓她們破碎的生命得以重建,使她們有力量去走不一樣的前路。
後記
回想當天,張姑娘問我關於插花班一事時,我心裡說:「我十年前學過插花,但後來一直沒有練習過,我是否可以作導師呢? 神啊!你要用我嗎?」 初時,我沒有信心去接任。 但後來想,既然神要將我十年前所學過的技能挖出來,那就一試吧! 三堂插花班之後,我看到神要用我這微小的力量,成為這裡的祝福。 其中一位婦女課後開心地回應:「我以為我已經唔識笑了,我真心好多謝妳們每一位。」 凡事也是雙向的,她們同時也鼓勵了我! 在這裡,我看到神在恩福之家滿滿的祝福、同工和義工的投入,還有舍友的改變,令我深受感動。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