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華達教師 [中華傳道會中心堂] x Spencer (盧國健) [助理外展主任]

教會面向基層,展開翼鋒教會新事工

去年三月開始參與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的惡劣居所外展探訪。那時堂會中有不少肢體也感共鳴,期後成立探訪隊,願長期委身探訪。六月協會邀請我們參與派餐券計劃,更獲教會充份支持。

派餐券對我和教會來說都是嶄新的事工,既可聯繫區內小店,疫情下與他們共渡時艱;又能服侍有需要的板間房居民。這是一種包含了表達基督的愛、建立睦鄰社區;以及傳揚福音的服侍。我常笑說,派餐券我們只是出豉油,(協會出餐券)人家是出雞,服侍接近是零成本,又為教會新增一批福音對象,何樂而不為呢?

過程中我們也會為老友記張羅物資,而協會則作為最大的物資供應者,恆常供應口罩、消毒液、滅蝨粉等物資。這樣的合作讓我體會到教會和社福機構(所謂翼鋒教會 para-church)的美好配搭服事。

關係建立靠走近

從前我們每月一或兩次晚間探訪,與老友記關係較疏。而現在每星期的派餐券,大大提升相互的接觸度和傾談深入度。關係變得熟絡後,他們自然向教會敞開生命。他們會主動談及失業、患病、社會時弊、離散、甚或靈界經歷。我們便有機會按感動為他們的難處代禱。

其中有一位婆婆,由拒絕接受代禱、到接納,再到回應「多謝耶穌!」,真是主的作為。曾在去年十一月限聚令放寬時辦了一次男士福音組,有7位老友記參加,而各人都踴躍的分享。福音聚會能將他們與教會連結起來,真是美好!從前不搭訕的,現藉這聚會,幫他們打破隔膜,建立友誼。稔熟的老友記更會向協會同事索取聖經、查詢福利事宜,甚至尋找工作等。探訪隊的肢體也就成為了耶穌基督的眼睛、耳朵和手腳,彼此互相效力。

關懷路上不孤單

感恩這關懷的工作,現在不只由教會傳道一個人去做了! 最近幫一位老友記找到工作,教會很多人為她禱告,現在這位老友記很想學習聖經、祈禱及參加崇拜,教會立刻為她安排栽培,盼她成長和融入教會。 我們都是在剛起步學習服侍中,願一切如聖經所說,作在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也是作在基督身上。(太25:40)

協會的異象

社區 X 教會餐劵計劃 (計劃),與一般教會的救濟與派飯不同,協會希望透過簡單的餐劵計劃為老友記建立社區網絡,亦從網絡中找到資源重建自我價值和身份。在協會的領受裡,神說要興起教會,要更多教會與貧窮人同行。編織網絡為要在社區裡建立適時的支援,在危機出現前可以預防,讓有需要的人都接觸到福音。 長沙灣區織起了數張「救人也得人」的網。未來,在深水埗區,我們又找來更多的教會合作,繼續編織這張網,讓這網變更大,能承載更多有需要的基層街坊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