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mmy (廖慧華) 宿舍主任 (兼職)
「儲錢高回報,細心聆聽你需要」
借錢廣告slogan就聽得多,送錢畀你又點睇呢?
承蒙EOF基金及有心人士支持,協會於2020年初開展嶄新的「無家者共住培訓計劃」,為臨時宿舍舍友提供理財及社交訓練,計劃為期12個月。參加者若能每月最少儲蓄$500,就會獲得配對基金,藉此提高他們儲蓄的動機和習慣。此外,透過參與共住溝通小組等社交培訓,協助他們改善人際關係和溝通技巧,從而建立更正面的社交網絡和支援系統。
改善理財能力 入住有尊嚴居所
由於宿舍只是短期過渡性住宿服務,尋找較穩定的居所,始終是舍友們迫切的課題。但現在輪候公屋遙遙無期,市面租金亦昂貴得難以負擔,若要租住相對有尊嚴的「納米套房」,動輒每月也要五千元以上,若舍友屬綜援戶,每月租金津貼只有$2515,根本無法獨自承擔,只能選擇居住環境極其惡劣的板間房或床位。
協助舍友們入住穩定而有尊嚴的居所是我們所期望的,但在租金昂貴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如何回應呢?因此我們決心鼓勵舍友參與此計劃,改善他們的理財能力,強化經濟基礎,為未來住屋作好準備。同時,我們也致力連繫社區中的「良心業主」,為他們爭取以較低廉的租金租住環境較優質的套房單位。當然,優質套房租金始終並非低收入基層人士能輕易負擔,因此,我們也大膽嘗試為舍友作出配對,鼓勵二至四人共同攤分住屋開支,一同合租套房共住,藉以改善他們的住屋環境。
提升溝通技巧 協調共住期望
正所謂「相見好同住難」,二人或以上的共住生活,難免有爭拗。因此,我們透過共住小組、宿舍「共住實戰」等去裝備舍友,在社交和溝通上提供理論與實踐並重的訓練,藉以提升舍友們在溝通與處理衝突上的技巧,並在討論中逐點逐點地調整對齊彼此對「共住伙伴」與「合租生活」的想法和期望。
抱持着「他們值得住得更好」的理念,在過去一年多的努力嘗試下,我們成功協助二十多位臨時宿舍的舍友配對合租由「良心業主」提供的住屋單位,見證着他們入住這些環境較理想的住處,伙伴間和諧共處,一同開展新的生活,實在是對我們的最大支持和鼓勵。當然,在二人套房或四人一屋的共住例子上,我們有成功,也有失敗,但在嘗試和檢討的過程中,大家總會進步多一點點、成長多一點。
後記:
「我們從宿舍搬出去後,教會和協會的義工仲會來探訪我們嗎?」幾位即將搬出去共住的舍友問。他們曾被邊緣化、曾經眾叛親離,現在透過協會同工、義工的陪伴和同行,卻慢慢地恢復與人溝通的信心,更期待義工定期的探訪,重建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聯繫。另一方面,舍友們完成以上訓練後,他們在社區裡不再是被嫌棄的一群,卻能成為一批受業主歡迎、鄰里和睦的優質好住客,見證着他們生命的蛻變,我們心裏都非常感動。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