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婉君女士 董事會副主席
有能力奉獻本就是一份福氣,但應當奉獻多少才合主心意呢? 有富人把身家全數捐出成立基金扶助貧窮,有人把身家三分之一捐出,但也有打工仔入不敷支,沒有剩餘多少,那有多餘的去奉獻? 舊約瑪拉基書提出把當納的十分之一獻上歸給耶和華,但在新約中耶穌基督的教導是“無底線”的,耶穌基督留給我們有關奉獻的指引其中兩個是:那個窮寡婦獻兩個小錢的教導,還有,馬利亞為耶穌獻上最上等的香膏。這兩個故事裏,耶穌讚許的兩人都是獻盡所有的給主。上帝看重的絕對不是那數額的多少,而是我們有沒有把一切最好的獻上、尊主為大、以祂的事為念、把當納的分別為聖歸給上帝。
自從有能力賺錢,我便開始奉獻的操練,因為我清楚知道一切所有的都是上帝的恩典。我要盡好一個管家的職份,把當納的分別為聖歸給上帝。初出茅廬的時候,奉獻的金額不多,理所當然全數奉獻回教會,但隨著日子久了,上帝所賜的恩典豐厚了,接觸不同的機構多了,我從新計劃怎樣分配奉獻的金額。在計劃、思考、禱告的過程中,不同機構所服侍的對象、方向、受助者是否得到實質幫助、機構的行政會否過於臃腫等等,都是我思考的因素,但要對那些機構有較深入的了解,莫過於親身參與其中。
多年來,在無家者協會的參與,讓我經歷很多生命的改變,受助者的生命從無望變得有方向、有目標,一個個生命的見証遠遠過於金錢的價值,因為當一個罪人悔改,天上都要為他歡呼慶賀,那是一份金錢買不到的喜悅。在這裡,受助者能夠重拾那份失落了的尊嚴,見到同工對他們不離不棄的關愛,但又不至於姑息他們的壞習慣,循循善誘地引導他們走回人生的正途上,那份同行者的細心與關懷,實在值得人敬佩及支持。
我鼓勵捐獻者親身參與探訪,親身見證生命的奇蹟。奉獻不應止於只是金錢的付出,同時付出生命去經歷上帝的奇妙,與人分享生命中的恩典與豐盛。那怕上帝的恩典不夠用!? 只要祂敞開天窗,傾福與我們直到充足有餘的時候,恐怕到時要求主賜更多更大的智慧去承載及分享那些恩典與福氣,我們自問有沒有這份勇氣與承擔,試驗一下我們的主?互勉之!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