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農曆新年前後,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迅速爆發,宿舍舍友和外展服務對象均大受影響。即使宿舍同工和舍友們每天小心翼翼做好家舍的清潔消毒工作,家舍終究是失守了。二月中男士宿舍出現了第一位受感染舍友,因著宿舍密集居住的特性,其後不少舍友也陸續確診。最高峰時期,家舍舍友的確診率更達到95%! 宿舍以外,居住在惡劣居所的居民所面對的處境和考驗也甚為嚴峻。疫情初期,同工發現約60%的探訪單位有居民確診。由於居住環境相當擁擠,傳播速度也非常快。同時,不少居民因未能致電隔離熱線或即時獲得物資包,無可奈何要到街上購買物資和糧食。而有些居民更因同屋確診人士未能獲得合適的隔離安排而感到焦慮,甚至離開自己的住所,選擇居住在自己工作的地方。狹窄的居住環境確實增加了居民感染的風險,一屋十多位鄰舍仿佛成為共同體,無奈地在疫情下自處,等待那天自己成為確診者。

瘟疫裡不能隔絕的美善
在這些看似黑暗和無望的日子中,上主卻興起不同的教會及網絡互相配搭,與舍友及惡劣居所居民一起渡過難關。
宿舍同工面對大量舍友於短時間內確診,在安排隔離、病者照顧和膳食物資支援上都承受着沉重的壓力,加上在初期,快速檢測包、深喉唾液檢測樽、保護衣、面罩等抗疫物資都十分緊絀,同工在支援抗疫上可謂舉步維艱。
感恩的是,在疫下最艱難的時刻,上主為我們預備的,卻叫我們心裏大大安定。當一眾夥伴教會在得知家舍的緊急狀況後,便立刻四處張羅物資,為我們送來充足的檢測包和各樣抗疫裝備;教會義工在疫情期間透過電話持續關顧舍友;有教會以專項奉獻支援舍友在隔離期間的膳食開支;更有教會牧師化身「Food Pastor」,為在協會禧房單位內隔離的確診舍友送上貼心的「點餐」和「送餐」服務。就這樣,家舍在教會的同行扶持下,終於撐過了疫情的頂峰。
而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惡劣居所的居民缺乏金錢購買快速測試和藥物,剛巧有一位善心人士卻主動向我們作出捐款支援。於是同工在不同的教會和義工網絡發動了一個快閃行動,向探訪中的居民派發現金和防疫物資,讓他們在社區內自行購買物資。此外,有些教會更成為了社區物資站,讓居民能夠到附近的教會領取食物和防疫物資。同時,也有地區教會主動聯繫我們,因著該教會大部分的弟兄姊妹也是居住在深水埗,他們能夠化身成「外賣速遞員」,把物資和糧食即日送到確診居民的單位門外,解決街坊們的燃眉之急。
艱難中成為彼此的好鄰舍
在疫情高峰時期,男士宿舍內有超過九成舍友確診,他們都需於臨時房間內進行家居隔離。這段期間,宿舍同工們每天都忙於照顧病者和為隔離者安排膳食物資,疲於奔命。不幸的是,同工們也接二連三地確診,人手變得更為緊絀,大家都十分擔心未能妥善做好隔離舍友的膳食安排。然而令人感動的是,在這徬徨的時刻,幾位未受感染的舍友竟義不容辭,無懼可能受到感染的風險,承擔起每天為隔離舍友買飯、送飯的責任,其後更有幾位完成隔離、病後初癒的舍友加入送飯和搬運物資的團隊,與同工們彼此配搭,並肩作戰!此外,確診舍友中,較年輕的一群也自發地協助較年長的按政府規定完成快速測試,在病裡彼此守望。還有很多很多,回想起來,一幕幕動人的畫面至今仍然令人為之動容。
除了在宿舍的場景看到互相支援的情況,我們也看到不少惡劣居所居民在疫情中也成為了彼此的好鄰舍。有些房屋裡比較有能力的居民更興起成為「房長」,協力把協會致送的物資分發給同屋裡其他鄰舍,並在房屋裡張貼一些防疫資訊,讓資訊和物資也流通到每一個板間房單位中。也有確診居民因擔心同住的鄰舍感染疫症,願意主動向政府提出隔離的請求,縱然病情輕微並在不少媒體中早已得知隔離營的配套或許未如理想,不過在各種掙扎和權衡後,仍做了這個決定。除了居民外,同工也遇見一位「包租*」很實際地協助居民,願意放棄收取居民的租金並鼓勵居民努力尋求不同方法渡過失業的難關。這些美善的力量不是單純的付出,背後卻是帶著各種的掙扎、取捨、犧牲以及對鄰舍的愛,而這份愛在這個城市中看似微不足道,卻是城市裡點燃光芒的重要燃料。
















第五波的疫情下,環境的確十分艱難,上主卻興起了美麗閃爍的生命。受助者不再只是受助者,他們蛻變成為有能有力、助人自助的好鄰舍。感謝上主豐富的預備,也感恩教會及有心人士在疫情中默默的付出。教會的服侍也身體力行地,在地上展示了「上主與人同在」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彷彿看到了耶穌走進貧苦人群中的背影。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裏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 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馬太福音9:35-36)
*補充資料:「包租」並不是業主,他們主要的工作是協助業主管理房屋並收取租金。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