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ol (林鳳儀) 總監
香港在這幾年處於不確定、太多未知的狀態,無論疫情、社會、經濟、民生、國際環境都在不斷急速地變化,而固有的方法與經驗彷彿不足以應對,計劃趕不上變化,一切都不像過往能預測、能控制。面對這個不確定的季節(liminal season),上主在調校我們的「我是」(being)、心態,以致可以走得更遠。





1. 感恩為祭。慷慨分享
面對未知、不似預期,人很容易失望、埋怨、逃避、懷疑上主,在禱告、在《聖經》中,上主卻叫我們要先感恩,為到所遇到任何的情況感恩。在過去兩年的11月通宵祈禱會,各部門都數算上主過去一年的恩典,歸榮耀給上主。
此外,因著一切都是上主的恩典,同工願意與有缺乏的機構分享資源,奉獻支持友好機構、教會。例如:某教會很想服侍基層街坊,卻沒有資源,協會將物資送到教會,由教會分發,與街坊就能建立關係,街坊得到幫助、教會成為協會的合作夥伴,一同在社區發光。
2. 行步見步。留白給主
協會一直都以集體聆聽去策劃未來,這幾年複雜的環境,我們更需要上主的帶領方能前行。過去只是同工禱告尋求,現在董事、義工都進入這屬靈的恩流中,上主向我們啟示、說話,讓我們同心說阿們。因著未知,我們願意放下要長遠計劃,轉為上主帶領行一步,我們就跟隨,我們立志為上主留白、靜候上主。在今年一月的年度計劃尋求營,三十多位同工與董事領受要行窄路、離開安舒區,上主會訓練、煉淨、醫治我們。




3. 集體帶領。不分高低
在一般的管理,CEO會決定一切。可是在不確定的季節,不能單靠知識和經驗,而大家的參與一些討論與決策,會帶來向心力與歸屬感。協會於是層層地諮詢,尤其是對於未來的方向、重要決定,會有督導、部門主管、董事,以及核心義工的參與。協會深信聖靈會向眾人說話,以致可以同心同行、有同一看見。
由於同工的性格不一,內向的同工未必願意在會議中表達意見,於是我們使用不記名的Google form或單對單的面談以了解同工的想法、感受,這樣,同工建立一個互信、被尊重、被聆聽、坦誠溝通的文化。
4. 生命成長。圍爐取暖
協會一直著重同工生命成長,除了提供時間、經濟援助讓同工讀書、接受輔導外,還會有牧者關心。面對未知的將來,協會更著重為同工提供各方面的裝備,包括:行區祈禱、教會網絡建立、決策思維、調適領導等等,並開始在早禱會時一同研讀《使徒行傳》、保羅書信等,讓同工分享反省,彼此激勵提醒。
此外, 協會明白到圍爐取暖的重要性,於是將團契的內容作出改動。同工分享自己的人生、上主的參與、自己的軟弱、需要代禱等等,這樣,同工更深入參與彼此的生命中,成為家人、戰友。
協會深信上主在昨日、今日及將來都帶領我們,願上主調校我們, 成為上主合用的器皿!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