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在社區內的熱情
後疫情的新一頁,本港最新失業率為3.1%,比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開始時的3.4%還要低,一切是否已變回正常?我們不少街坊受惠於過渡性房屋,屋住的環境也有改善,這會是我們期待看到的目標?
後疫情的新一頁,本港最新失業率為3.1%,比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開始時的3.4%還要低,一切是否已變回正常?我們不少街坊受惠於過渡性房屋,屋住的環境也有改善,這會是我們期待看到的目標?
近年不少基督教文創專頁於社交平台盛行,信徒於新時代中通過不同媒體不斷整合回應時代的反思和神學觀。隨著風氣的帶動,同時亦興起了不少熱心信徒身體力行回應信仰,在香港和世界不同角落火熱服侍。
作為翼鋒教會(parachurch),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一直秉持著信仰與服務結合,並且明確知道要作先鋒、見證神和輔助教會。回顧過去的36年,神不斷開同工的眼睛,看到社會的需要……
近數十年坊間有不少課程、書籍教導人們如何喚醒內心的「小宇宙」、如何將潛能激發,他們宣稱能將學員迅間變成為強人、巨人、成功人士;能夠突破超越身體與心靈一切限制,例如:有的赤腳在炭火中行走而不受傷害、有的不再懼怯懦弱、有的人際關係改善等等,彷彿這些課程被吹捧成為解決人生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成功的秘笈。
「禧房」是協會自2014年起的一份持續看見。這是一個有信仰元素的住屋服務,除了為基層街坊建構住屋階梯,改善居住環境外,更希望住客可以與人、與神、與社區重建關係。最重要是冀望透過推動「禧房」運動,能轉化社會上「賺到盡」的主流價值,讓我們的社會恢復「慷慨、均平」的價值。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