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禧房異象與發展
「禧房」是協會自2014年起的一份持續看見。這是一個有信仰元素的住屋服務,除了為基層街坊建構住屋階梯,改善居住環境外,更希望住客可以與人、與神、與社區重建關係。最重要是冀望透過推動「禧房」運動,能轉化社會上「賺到盡」的主流價值,讓我們的社會恢復「慷慨、均平」的價值。
「禧房」是協會自2014年起的一份持續看見。這是一個有信仰元素的住屋服務,除了為基層街坊建構住屋階梯,改善居住環境外,更希望住客可以與人、與神、與社區重建關係。最重要是冀望透過推動「禧房」運動,能轉化社會上「賺到盡」的主流價值,讓我們的社會恢復「慷慨、均平」的價值。
「無家有策關注組」由一班前線同工、義工及居住在惡劣居所的街坊組成,為相關的居住及福利政策事宜作出回應。關注組自2018年成立,成員定期參與每月居民會、不同的社區論壇和其他相關外間會議。透過不同的參與,我們盼望社會各界能夠更關注香港的房屋議題……
「儲錢高回報,細心聆聽你需要」
借錢廣告slogan就聽得多,送錢畀你又點睇呢?
承蒙EOF基金及有心人士支持,協會於2020年初開展嶄新的「無家者共住培訓計劃」,為臨時宿舍舍友提供理財及社交訓練,計劃為期12個月……
分享會於7月13日順利舉行,由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主辦,並由青山浸信會、柏棋城市轉化中心、城市睦福團契合辦,讓參加者對「禧房」概念和營運模式有更多認識。
曾聽民間團體以「人道災難」來形容基層人士的居住問題,筆者想起與無家者尋覓可負擔住處之經歷時,的確對此形容深有體會;或許,所謂的「無家者」也是由失衡的房屋政策衍生而來。綜觀不同已發展城市的情況,可負擔的房屋短缺確是全球趨勢,當中更隱藏著不同社會矛盾與政治衝突,而社會住宅 (social housing) 的出現,則是經過諸多社會改革倡議後,社會接納政府扮演房屋市場外的補救角色,以提供「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來解決弱勢人民的居住問題。
近期留言